那些直销卖得好的人,都藏着个 “连接密码”

前阵子帮表姐看她的小超市生意,发现个特有意思的事儿:隔壁老王开的店面积比她小,货也没多全,可每天人来人往的。表姐纳闷:“我这价格比他低,为啥人都往他那跑?” 后来蹲点看了三天才明白 —— 老王总能跟顾客聊到一块儿去:买菜的阿姨刚进门,他就说 “张婶,今天的茄子嫩,您上次说孙子爱吃烧茄子”;放学的学生来买笔,他能扯两句 “你们班那个谁,上次考试是不是又拿第一了?”

你看,生意好坏,往往就差在这 “连接” 上。

其实不光开店,这世上哪样事儿离得开连接?楼下修鞋的大爷,能记住谁的鞋码偏宽;小区门口的快递柜,总在你下班点亮着灯等你取件;就连微信里的表情包,不也是隔着屏幕拉近距离的连接吗?万物之间都有根看不见的线,就像老槐树的根,在地底下盘根错节,你看着是两棵独立的树,其实土里头早连在了一起。

我刚做销售那会儿,总觉得业绩好坏全看嘴皮子。领导让我多跑客户,我揣着产品手册就往写字楼冲,见到人就念参数,结果要么被前台拦在门外,要么客户听两句就说 “我再想想”。有次跟一个做母婴店的大姐聊,我刚开口说 “我们的产品如何如何”,她就打断我:“小伙子,你家有孩子吗?” 我愣了下说没有,她叹口气:“那你不懂,我进货首先看对孩子有没有害,利润都是其次。”

文件25.png

那天回去我才算琢磨过味儿来:销售哪是卖东西,分明是先跟人连上。就像钓鱼,你得知道鱼爱吃啥饵,总不能拿馒头去钓鲨鱼吧?后来我改了法子,见客户前先做功课:做餐饮的老板,我就聊 “最近食材涨价,您这儿菜单调了没”;开服装店的老板娘,我就说 “今年流行的碎花裙,您店里上了吗?”—— 你得先站在人家的地盘上说话,那根连接的线才能搭上。

说到这儿,想起以前看《鬼谷子》,里面说 “审定有无以其实虚”,当时觉得玄乎,现在懂了:就是先搞明白能不能跟这人处,再想办法处得更好。就像处朋友,你总不能跟爱安静的人天天约蹦迪吧?得先找个共同点,是都爱养花,还是都愁孩子上学,共同点就是连接的第一个扣。

那连接到底咋建立?我试过最管用的两招,一个叫 “共情”,一个叫 “麻烦”。

共情这东西,说穿了就是 “懂你”。上次去拜访一个做电商的客户,一进门就看见他对着电脑愁眉苦脸,屏幕上全是英文。我凑过去说:“这亚马逊后台是不是又改规则了?我前阵子帮另一个客户弄,光翻译那些条款就熬了半宿。” 他眼睛一下亮了:“可不是嘛!昨天刚出的新规,我这产品分类都对不上了。” 你看,不用提产品,先接住人家的愁事儿,连接自然就来了。

我表姐后来学老王的招,也开始记客户的事儿:李姐的女儿对芒果过敏,每次买水果都提醒她;赵哥爱喝冰啤酒,进货时特意多备两箱冰镇的。没过俩月,她店里的熟客回头率涨了快一半,有次我去帮忙,听见有人跟她说:“你这儿比大超市有人情味,贵两毛也乐意来。”

再说说 “麻烦”。这词儿听着像坏事,其实是加固连接的好法子。我刚工作时,有个前辈教我:“跟客户熟不熟,就看你敢不敢麻烦他。” 一开始我不好意思,后来试着给一个客户发消息:“王哥,您对财税这块熟,我家媳妇报个税总弄错,您有空帮我看看不?” 他不光帮了忙,还顺带问起我最近推的新产品。

文件11.jpeg

后来才明白,人与人之间就像拧螺丝,得来回拧两下才紧。你麻烦他一次,他麻烦你一次,一来二去,那根线就从细麻线变成了钢丝绳。我有个做保险的朋友更绝,客户家孩子上学要找关系,她托人打听学校情况;客户妈住院缺个陪护床,她从老家托人捎来折叠床。她说:“保单只是个开始,真能让客户记着你的,是那些跟钱没关系的事儿。”

连接这事儿,从古到今换了不少模样,但骨子里没变。以前的货郎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,靠的是脚步声连接四邻;后来有了电话,隔着千里也能聊家常;现在刷短视频,一个点赞、一条评论,就能跟素不相识的人对上话。就像送信,以前靠马帮走半个月,现在点下发送键就到了,快是快了,但信里的情意没变,连接的本质也没变。

那为啥有人就是做不好连接?我见过不少销售,手里拿着顶级产品,就是卖不动。细究下来,要么是太急着推销,要么是总说自己想说的,不说对方想听的。就像给沙漠里的人递雨伞,给下雨天的人送墨镜,方向错了,再使劲也没用。

真正厉害的销售,都是连接的 “优化师”。我认识个卖护肤品的姑娘,她不光记客户的肤质,连客户姨妈期啥时候、最近压力大不大都知道。有次一个客户说 “最近脸总干”,她没直接推保湿霜,而是说 “你上次说天天加班,是不是空调吹多了?我给你寄两包洋甘菊茶,先从内调调,皮肤缺水有时候是身体提醒你该休息了”。后来那客户不光买了产品,还拉了个闺蜜群让她做顾问。

你看,好的连接就像种庄稼,得先松土、浇水,再播种。急着收割的,往往颗粒无收;愿意慢慢养的,才能一季接一季有收获。

说到这,想起绿韵隆亿这家企业,其实它能做起来,也是靠 “连接”。绿之韵有直销牌照,懂怎么把好东西送到人手里;隆亿生物专研金银花和抑菌凝胶,知道怎么把产品做好。俩强强联手,就像会种地的遇上了好种子,一个懂市场,一个懂技术,连接到一块儿,才能把金银花这种常见的东西,做成让人放心的好产品。这不就是最实在的连接吗?把对的资源连起来,把好的产品送到需要的人手里。

其实不管做啥,说到底都是在做人的连接。你对别人的事儿上点心,别人就对你的事儿上点心;你愿意听别人说,别人才愿意听你说。就像老话说的 “人心换人心,八两换半斤”,连接的密码,从来都藏在这些最朴素的道理里。

现在我偶尔还会去表姐的超市坐坐,她学会了跟客户唠家常,店里的生意慢慢好起来了。有次我问她秘诀,她笑着说:“哪有啥秘诀,就是记得住人家的事儿,听得进人家的话。”

你看,连接这事儿,真不难。难的是愿意放下急功近利,愿意把别人当回事儿。毕竟,万物之间的连接,说到底,都是人心的连接啊。



标签:

上一篇:直销不用对方法,从直销到负债只需一步
下一篇:直销和社交电商是否能融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