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定要认清,已经多人中招了,这个才是金银花,另外一个就是断肠草!

你们认识金银花吗?

这个真的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,这个季节金银花又开了,不少山区的农民会去采摘,有的是拿来泡花茶喝,有的是拿来卖钱。

但是不管是拿来干什么,一定要认清什么是金银花,可别把其他的植物当成了金银花,尤其是剧毒的断肠草误当成金银花,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。

在近些年,媒体就报道了多次有人把断肠草当成金银花而引发的悲剧。

比如2025年3月,广东佛山张婶一家六口因误食“五指毛桃煲鸡汤”集体中毒,两人被送入ICU抢救。

医生在汤料中检测出断肠草成分,而罪魁祸首竟是误将断肠草当作金银花采摘的野藤。

类似悲剧近年频发:肇庆老人因药材店误售断肠草煲汤身亡,深圳五口之家因“黄花倒水莲汤”中毒,这些案例都指向同一个致命误区——将剧毒断肠草误认为了金银花。

有人用它煲汤,有人将它当作草药泡茶,最终都引发严重中毒,甚至付出生命代价。认清这两种植物,已刻不容缓。

1 (7).jpg

那么,金银花和断肠草有哪些区别,如何才能准确的分辨呢?

一、形似神异:金银花与断肠草的外貌辨析

金银花,学名忍冬,是中医常用的清热解毒良药。它的藤蔓细长柔韧,叶片呈对生状态,质地柔软,表面密布着细小的绒毛。

花朵是其最显著的特征,初开时洁白如雪,两到三天后转为金黄,故而得名“金银花”。

它的花呈细长喇叭状,成双成对地悬挂在枝条上,凑近能闻到淡淡的清香。

晒干后的金银花,花蕾蜷缩,黄白相间,是常见的茶饮原料。

而断肠草实际上和金银花的区别很大的,它是学名钩吻,虽然也是一种藤蔓植物,但是它的藤蔓比金银花粗壮,木质化程度更高,表皮呈黄褐色,布满横向的皮孔。

断肠草的叶片互生,表面光滑如打蜡,看起来十分的光滑,甚至会有点反光,边缘平整,触感坚硬。

而且断肠草的花朵为清一色的明黄色,五片花瓣围成铃铛状,通常3 - 10朵簇生于枝条顶端,散发着若有若无的刺鼻气味。

其果实为蒴果,成熟后开裂,种子呈黑色,带有光泽。最重要的一点,就是断肠草这种植物全株剧毒,含有多种生物碱,几克就能致人死亡。

一旦误食断肠草,毒素会迅速在人体内扩散。中毒初期,患者会出现视觉模糊、复视的症状,看东西仿佛有重影;

紧接着,头晕、乏力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接踵而至,咽喉如同被无形的手掐住,吞咽困难;

随着毒素侵入神经系统,呼吸肌逐渐麻痹,最终导致呼吸衰竭,患者可能在数小时内因窒息死亡。

2023年,江西某地一位老人在山中采摘了类似金银花的植物,回家煲汤饮用。半小时后,老人出现剧烈呕吐、呼吸困难的症状,家人紧急将其送往医院。

尽管医生全力抢救,使用活性炭吸附毒素、血液灌流等手段,但因中毒过深,老人最终不幸离世。类似案例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,给无数家庭带来巨大伤痛。

1 (6).jpg

二、科学鉴别:四招区分金银花与断肠草

第一招“观叶形”。金银花叶片对生,有绒毛,边缘有细锯齿;断肠草叶片互生,表面光滑,边缘无齿。

第二招“赏花色”。金银花花朵双色渐变,成对生长;断肠草花朵单一明黄,呈簇状分布。

第三招“触茎质”。金银花藤蔓柔韧,易弯折;断肠草茎秆坚硬,折断时会发出清脆声响。

第四招“闻气味”。金银花香气清甜,断肠草则带有刺激性气味。

此外,购买中药材时,务必选择正规药店或医疗机构,查看产品是否有质量检测证明,切勿轻信路边摊或私人售卖的“野生药材”。

如果是自己去野外采摘的话,一定要确定自己认识金银花,并且采摘的就是金银花。对于不太熟悉,或者是自己也没有十足把握的植物,千万不要采摘回家食用。

若不慎误食不明植物,出现中毒症状,应立即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咽喉催吐,同时拨打急救电话,携带剩余植物样本前往医院,为医生诊断争取时间。

金银花自古便是清热解毒的良药,《本草纲目》记载其“久服轻身,延年益寿”。

而断肠草虽有一定药用价值,却需经专业炮制后外用,严禁内服。二者在中医药领域的不同用途,彰显了古人对植物特性的深刻认知。

面对自然界丰富的植物资源,我们要保持敬畏之心,不随意采摘、食用不明植物。

愿每个人都能记住这份生死之辨,让悲剧不再上演。


标签:

上一篇:那些茶农直销的直播间,都是谁在咆哮“三、二、一上链接?”
下一篇:金银花的3大功效与作用,提醒:这四类人慎用